中南高科厂房出售代建定造平台

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咨询热线:400-0123-021 admin 2021年10月16日 新闻中心 1369 0
扫一扫直接联系葛老师 提供专业的选址服务

  电子信息产业是北海着力打造的三大千亿元产业之一,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近期,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就进一步促进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北海工业园区、市出口加工区、市高新区和部分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听取了工信委、规划局、科技局、土地局、财政局、国税局、环保局、人社局、湾办等17个部门以及中电、冠捷、朗科、建兴、银河等16家电子信息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学习借鉴了其他一些地方的发展经验,形成本调研报告。

  自2006年3月28日北海市挂牌成立广西diyi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来,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北海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新亮点。

  1.产业初具规模,发展势头强劲。全市现有电子信息企业122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40家,主要分布在北海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高新区等三大园区。其中北海工业园区19家,出口加工区12家,高新区8家。2013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含规模以下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产值 650亿元,比增30%。2009年至2013年的4年间,年均增长58.9%(详见2009--2013北海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走势图)。目前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两硬一软”的发展格局,工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以硬件制造为主,高新区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主,各园区因地制宜,实现产业互补,形成差异化发展。

  2.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我市大力借助中国电子集团的强大实力和影响力,多渠道、多层面狠抓电子信息产业的招商引资,三大园区内聚集了台湾光宝集团建兴科技、香港德昌电机、冠捷科技、朗科科技、创新科存储、景光科技、三诺电子、六禾电子等著名电子信息企业。借助行业领军企业的带动效应,我市大力引进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形成。2013年,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占全广西三分之二以上,在广西占jue对主导地位。企业规模效应增强,其中电子信息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8家,超10亿元的企业15家,超20亿元的企业12家,超30亿元的企业7家。

  3.产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北海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呈现出装备新、产品新、技术新、能耗低的特点,技术积累程度不断提高。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装备水平高。半数以上电子信息企业产线设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其中冠捷、创新科、景光电子、中电兴发、朗科科技、新未来、银河高科、建兴电子、德昌电机、六禾电子等企业聘请国内资深专家设计,引进并改良了显示器、加密闪存、干钽电容、光驱、SMT等生产线,并配备国际领先的数控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全市在建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1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科研支撑力量在不断增强。

  4.产业拉动效应明显。2013年我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完成产值513.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为39.7%,居全市各产业之首。2011年—2013年,北海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14.4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比的24.21%;上交税金12.3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上交税金7.45%。2013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从业人员为2.81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数的45.84%,电子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凸显。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增长势头迅猛,是我市发展zui快的产业之一。随着“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广西要打造西南、中南新的战略支点等战略构想的提出,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站到了新的起跑线月底,全市工业发展大会提出:电子信息产业要加快建设北海电子产业新城,逐步建设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中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面向东盟的电子产品出口基地。为实现这一目标,北海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区城同建步伐,规划建设北海电子产业园(新城)和软件产业园,争取到2015年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1050亿元,2020年计划产值达到1800亿元,在全市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中占22.5%,2025年产值力争达到3000亿元,成为支撑北海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产业。

  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国家、自治区关于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部署以及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快发展、做强做大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主要的制约因素有:

  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规划一直滞后于产业的发展,导致我市电子信息企业在产业选择、产业布局、产业配套等方面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没能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发展格局(正在编制的《北海千亿元电子产业园控制***详细规划》还在审议阶段)。各园区在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可操作***的规范指引,往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成本。

  1.缺乏专门的产业扶持政策。到目前为止,广西和北海尚未出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专门扶持政策,无法明确给予电子信息生产企业厂房建设补贴、厂房租赁补贴、物流补贴、银行贴息、投资奖励等政策***支持,难以减轻企业进驻的初期综合成本,政策环境缺乏吸引力。

  2.企业发展用地指标受限。北海实施电子信息产业园产城融合发展涉及用地面积约9600亩,其中盘整回收土地2000亩,需新征土地7600亩,由于市本级土地指标有限,2014-2018年间需向自治区请求单列解决土地指标每年100公顷,难度很大。

  3.融资环境不完善。一方面银行没把电子信息企业作为优先放贷对象,银企接触不充分,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的电子信息企业,难以得到银行的支持;具有固定资产抵押的企业,银行给予的贷款额度偏少,仅占资金需求量的约30%。如新未来公司滚动贷款余额为7000万元,仅占企业资金总需求量的约28%,企业资产负债率为34%;冠捷集团滚动贷款余额为4800万元,仅占企业资金总需求量的约30%,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政府投融资平台对电子信息企业支持不够,社会融资缺乏政策引导,各种社会、民间投资担保机构不够壮大,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体系不健全,电子信息企业贷款难、成本高、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

  4.政务服务环境仍需优化。据了解,电子信息企业从建立到正常生产经营,要跨过很多部门,经过多重验收,办理很多证件,投资到投产的平均周期约为145天。口岸联检部门服务企业意识不强,节假日和日常八小时后没有设立应急工作机制,与周边城市相比,通关口岸分散、通关时间较长、工作效率偏低。

  1.产业配套不完善。目前北海电子信息企业间产品不配套,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延伸发展模式,生产企业多、配套企业少。如线路板、五金件、电镀注塑等配套企业在北海基本处于空白,产品包装配套产业也因档次不高、规模不大、产品不全,难以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零配件、生产设备等专业市场尚未形成,企业经常***采购只能在珠三角或更远的地区进行,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

  2.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一是园区公共服务设施欠缺。市工业园区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较少,计划要建的医院等配套项目迟迟不能实施,园区内缺乏学校、医院、市场、商场、餐饮、银行、文化娱乐等设施,难以满足园区工作人员的生活需求。此外,公共交通不便,仅有管委会至人民剧场一条公交线,给企业员工出行造成困难,园区人员对此意见较大。二是交通设施建设未能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北海港口集装箱作业泊位少,设施没能达到规模化作业要求,严重影响电子企业的运输效率。

  1.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据企业反映,北海运输费用普遍比周边城市高出10%以上。如一个40尺重柜从东莞到香港的运费大概为3300元,而在北海至香港的运费则为5800元(包含海运费4800元、港务港建等码头费用400元以及短途运输费600元),运费比从东莞出口高2500元/标柜。由于在北海进出口集装箱配置不均衡,许多企业只能从香港调空柜到北海装货出口,物流成本更高。此外,仅有的一条海运直航航线(“北海—香港—海防”) 政府虽给予了补贴,但船期不稳定,准点率仅为35.7%,这使企业的交易信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企业为了守合同讲信誉,往往要通过支付高额陆路运费确保及时出货。

  2.地方***税费负担较重。据了解,我市从东部转移过来的生产型企业交纳工会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社会保险费等费用,普遍比珠三角地区企业高。北海的厂房和宿舍租赁税负也比珠三角地区高50%以上。如珠三角地区“三来一补”企业基本不开******,三资企业只按5.5%-10%之间征收营业税(各地比例不等,已含房产税),而我市厂房和宿舍租赁涉及的税收达17.6%(公租房除外),税负比东部地区高出50%以上。

  3.用工成本偏高。以广州、深圳、东莞三市为例,广州市现行社保起征点为2520元,深圳为1808元,东莞为1310元,三市企业每月人均缴纳“五险”的基础费用分别为625.78元、300.56元、和248.66元。而我市现行的社保起征点则为1880.7元,企业每月人均缴纳“五险”的基础费用为595.42元,除广州市企业负担比我市略高外,其他采样城市企业在“五险”方面的负担均比我市低50%左右。此外,招工难、留人难问题仍困扰不少电子信息企业。据统计,我市大部分电子信息企业每月工人流失率为10—15%左右,有的企业高达30%,调查过的企业中有两家缺工300—500人。2014年出口加工区用工缺口估计达6000多人。

  1.人才缺口较大。在我市现有的人才构成中,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大中专学历、高中及以下学历三个档次的人才数量比例为1:7.3:3.8,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的人才数仅占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的8.3%,人才学历偏低,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不足,特别是能带动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非常缺乏。处于发展初期的电子制造业对熟练工、技术工及基层管理人员需求十分迫切,我市及周边城市均无法满足需求。据保守估计,目前企业技术员工缺口在一万人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严重不足。

  2.人才培育机制不健全。一是缺乏继续教育机制。电子信息产业知识更新速度快,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及时接受新的技能培训,但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培训资源奇缺, 仅有与计算机职称考试相关的一些培训,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技能培训几乎空白。二是就业环境差。我市工业基础薄弱,企业数量少,给人才再择业和转岗的机会少,造******才流通不畅。加上人才扶持政策优势不明显,部分已出台的人才政策没能及时兑现,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3.科研创新能力不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因缺乏高层次科研人才,产业R&D能力有限,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少、科研项目储备不多。一些企业虽拥有较多技术专利却无法有效进行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能力明显不足。据统计,我市电子信息规模以上企业现有40家,其中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仅9家,拥有自治区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仅7家。2013年全市只有14家电子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参与人员953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不足0.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电子信息产业是北海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对于迅速壮大我市经济总量和打造北海产业升级版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打牢基础、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必须从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着眼,进一步增强共识,形成更强合力,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举措,全力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为此,我们建议:

  1.强化规划引导。根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广西《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发展的决定》,立足我市现有的产业基础,借鉴区内外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以全市一盘棋为目标,加快推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规划、专项规划、职能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使各园区由各自为战变为全市统一规划、整体推进。

  2.强化产业引导。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市场运作等方式,建立不同类别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吸引具备产业带动优势、有产业关联效应及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产业园区,加快形成电子信息产品群和产业链;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以配套为切入点,从零星配套起步,逐步向多层次、多领域的综合配套方向发展;加快推进我市电子信息专业市场建设,实现以销促产、以产带销,扩大规模;培育、扶持一批名牌产品,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强政策扶持。结合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尽快出台土地、科技、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具体扶持政策,引导和扶持企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修订完善相关措施,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实效的财政支撑体系,帮要帮企业所急所难,补要补得科学有效。对符合条件的生产型企业,有针对***地给予厂房建设补贴、厂房租赁补贴、银行贴息、投资奖励等政策***补贴,同时明确补贴标准、操作程序、办结期限等细节,减轻企业进驻初期的综合成本,增强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吸引力。对已落地的企业要帮助其开拓本地市场,特别是政府主导的信息化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合理设置条件,吸引和扶植更多的信息服务类企业落地生根和发展。

  2.营造更好的服务环境。建立和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搞好融资服务、人才服务、信息服务、物流仓储服务、技术服务等,降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交易费用和运行成本。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对一些流程复杂、手续繁琐、办理时限长的审批项目进行流程再造,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影响执法效果的前提下,提高环保、消防、人防等有关环节办理速度,加快企业投产经营时间。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规划建设北海报关报检查验中心,在口岸及海关特殊监管区所在地,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使我市的电子信息企业可以全天候享受到海关、国检的便捷服务。加快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展销、研发、销售、检测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打好“生态”牌,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开展产业招商,吸引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进驻北海,提升北海的产业层次和水平。

  3.争取解决用地指标。争取自治区政府支持,单列解决北海工业园区用地指标。加大产业园区的资金支持,帮助园区解决征收农用地、盘整回收闲置土地的问题。

  4.优化金融生态。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资金支持,完善信贷服务功能,鼓励银行创新开发适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产品,进一步扩大信贷授信额度,优先满足电子信息企业资金需求。加快地方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筹建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公司,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切实解决企业贷款难、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

  1.全力壮大产业规模。坚持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重点把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资源和品牌优势,扬长避短,寻求突破,努力形成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做好分层次招商、阶段***布局工作,对产业进行筛选和优化,推动产业增长方式由“规模驱动”向“结构驱动”转变。着力打造“总部经济”,通过政策、资金、土地、财税等支持,引导惠科、德昌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陆续将总部迁至北海,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的领军企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社会经济效益。

  2.加快产业配套延伸。一是促进企业完善从研发、设计、生产、管理、销售到售后服务各环节,改变目前我市大多数电子信息企业单纯以加工制造为主的局面。二是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聚焦我市电子信息六大产业集群(计算机及外设、家用视听设备、电子元件、电子信息机电产品、电力电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引进上下游企业配套项目,不断完善产业链,全面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实力。三是扶持建设服务于电子信息产业的专业***生产要素市场,逐步解决配套成本高的问题。四是进一步发挥电子信息企业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促进企业间的互通有无和配套完善。五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便捷的港口集疏运体系,为电子信息企业快速发展提供运输保障。

  3.着力推进“区城共建”。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城共建”的要求,统筹谋划城乡发展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尽快构建完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特别要尽快解决园区企业员工看病治病、子女入学就读、文化娱乐、交通出行方面的急迫需要。在建设模式上,依托廉州湾海湾新城,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中电为龙头,加强战略合作,建立共同投入、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开发模式,积极推进“北部湾智慧生态电子城” 建设,以产业集聚、壮大和辐射促进区城同建、产城共融。在功能布局上,通过产业集聚,规划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区、行政服务区、中心商业区、贸易加工物流区、医疗教育科研区、人口住宅区,形成产业园区与新区人居环境配套发展。

  1.优化物流环境。一是研究出台扶持物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扶持力度,对重点物流企业的集装箱运输,仓储、配送、信息设施和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扶持。二是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快推出适合物流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积极探索抵押或质押等多种贷款担保方式,进一步提高对物流企业的金融支持。三是研究制定财政分级投入机制,根据船公司投入船舶运力、班轮航次、运量以及招揽货源宣传推介等不同项目的资金量,给予不同比例的财政补助,逐步解决海运船期少、运费高、准点率低、到岸港口选择面窄等问题。对政府扶持的物流企业要建立考核、更替机制,以保证扶持措施到位有效。

  2.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对工会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收费,由市政府牵头制定各类费用合理的总体年增长指标,由相关职能部门把指标分解到各经济园区,再由经济园区根据园区企业具体情况以总体年增长指标为标准统筹上报。此外,对园区出租的工业厂房、宿舍,涉及的租赁税收参照珠三角地区地方政府的做法,在产业发展初期,只收取5.6%的营业税及附加费,房产税部分在五年内由市财政给予全额返还,提高工业地产商兴建工业厂房的积极***,同时降低东部转移企业落户前期经营成本。

  3.合力解决用工贵、招工难问题。由市人社部门研究出台更切合实际的社保征收办法,借鉴广东的做法,改变“五险”捆绑征收的方式,推出不同标准的征收措施,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发挥各县区政府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方式,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筑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应用支撑体系,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研究制定有利于造就领军人才和技术带头人的分配政策和激励措施。对电子信息企业引进的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在科研启动经费、岗位津贴、工作场所、人才培训以及税收优惠、住房补贴、家属随迁、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科学成果贡献奖励等方面予以资助和倾斜。建立健全人才工作保障机制,开设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设立“北海市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为引进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2.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一是努力改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机制,充分发挥市内现有的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的作用,积极吸纳高级人才与专门人才落户北海;二是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管理的人才来北海创业;三是积极推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鼓励科技人员技术入股,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创新潜能,zui大限度地调动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四是健全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大力推行以智力服务为核心的人才柔***流动机制,引导各类人才向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领域以及重点开发项目集聚,实现人才资源与产业需求的zui佳配置。五是注重人才培训和产销挂钩,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为产业发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六是整合北海现有的教学资源,加强校企合作,针对电子信息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的问题,引导北海桂电、北海职院等院校增设电子信息相关专业,大力推广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

  3.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抓好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通过企业自身投资、财政补助等方式,引导企业独自建立或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建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工程中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抓好产业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电子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为重点,开展行业共***、关键***、前瞻***和配套***技术的产业化开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实现行业整体技术进步。积极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上报国家和自治区项目;每年在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不低于500万元,用于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孵化器建设、软件开发和软件信息化服务等。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互利互赢合作,通过成果转让、购买专利、委托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科技型实体等多种途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组建产业技术联盟,支持和鼓励同一行业不同企业间或不同行业企业间成立产业技术联盟,占领技术发展制高点,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重点扶持市场发展空间大、资源配置能力强、经济效益明显的主导产业,改变目前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状况。一是借鉴电子制造业的扶持办法,给予适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项目开发、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专项扶持。二是突出高新区的骨干作用,以石基软件为引领及突破口,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同时加强与清华等名校合作,全力打造上规模、影响大的软件开发基地——北海市软件园。三是充分利用我市与中移动广西公司战略合作平台,加快推进4G通信技术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四是大力支持中电产业园进一步完善服务平台,筑巢引凤,加大招商力度,吸引一批软件信息服务企业入驻园区。五是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将闲置厂房、土地或房地产项目,开发成适宜于软件企业入驻的商业地产或商业租赁房,以相对低廉或优惠的条件吸引更多的软件企业和人员入驻,打造一批小型的软件开发园区(社区)。六是建设适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存、发展的软硬环境,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员工创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吸引高科技人才聚合,促进各种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要素集聚,走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

扫一扫直接联系葛老师 提供专业的选址服务
评论关闭

分享到:

中南高科厂房出售代建定造平台

我的微信号:13391219793 (左侧二维码扫一扫)欢迎添加!

中南高科·创智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