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内容

综合开发助力增产增效科技支撑打造河南高地

admin2年前 (2023-10-27)新闻中心782

  综合开发助力增产增效科技支撑打造河南高地

  亚行检查团莅临河南检查农综开发项目实施情况

  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中原三农网

  综合开发助力增产增效科技支撑打造河南高地

  亚行检查团莅临河南检查农综开发项目实施情况

  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中原三农网

  查看旧版(2007年11月22日以前)

  综合开发助力增产增效科技支撑打造河南高地

  高标准粮田建成之后,如何切实发挥农田基础设施的功能与作用,稳定提升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摆在河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面前的现实课题。

  为破解这一问题,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2010~2013年来,依托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科院、河南农大等三家省级技术单位,在全省30个粮食生产大县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对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县认真组织实施,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生态友好的综合目标

  三年项目区夏秋两季粮食持续增产,累计新增粮食35.6亿公斤,累计新增效益70亿元,资金投入产出比达1∶130。

  项目实施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得到了有效完善,大部分项目县均建立了乡级农业技术服务站、村级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站,并拥有大量科技示范户和技术明白人,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开花结果:通过土壤改良、优化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地力和土壤生态容量,实现粮食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实现小麦、玉米衔接,提高光热水土资源利用率;通过农艺农机结合,实现秸秆还田,有效防止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粮食生产低碳、环保。

  创新农技推广模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开发专家系统、建立手机短信、印制生产挂历和台历、开展远程视频……为了加快农业新技术成果在项目区的推广应用,省、市、县各级专家密切配合,创新多种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技术落实“蕞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从而实现了“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的粮食大丰收。

  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同时保证了良种良法的覆盖率,矮抗58、周麦16等小麦玉米优良品种在项目区覆盖率达90%以上。精量播种、配方施肥、节水灌溉、防灾减灾等一批集成推广的新技术,有效防控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

  培育新型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培训、广播电视宣传、发放图书影像资料、手机短信、农事挂历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农民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和长期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的“土专家”,形成了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示范引导的良好科技氛围。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

  通过几年实施“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我们总结出以下三点经验:

  加强领导是项目成功的基础。为确保项目到位,责任到人,项目在顶层设计上成立了省、县、乡三级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重点抓好纵横向部门(单位、人员)的协调工作。每年年底,省农开办组织有关专家对下年度的实施方案进行集体会诊、把脉,并将论证意见反馈给项目实施县,通过修订,确保实施方案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省、县、乡级领导小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配合项目实施工作,妥善化解项目实施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实施有序、有力。

  科技支撑是项目成功的关键。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的核心在科技,根本目的是让广大农民掌握先进科技,使用先进科技,让农民依靠先进科技迈上富裕之路。为此,省农开办协调“三农”专家发挥各自优势,制定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实践》、《玉米生产技术要点》、《河南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小麦栽培理论与超高产栽培技术》等10余项技术规程,根据不同生态区种植模式,分类指导。

  培训和宣传是传播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信息的重要途径。据统计,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投入各级专家3.5万余人次,其中省级专家1.1万人次、市县级专家2.2万余人次。采用集体教学、个别指导、田间示范、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工作。三年累计开展大型培训150余场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5万余人次,培训农民近5万人次。在封丘、虞城等14个项目县组织召开了10余次省级现场观摩会。

  科学管理是项目成功的保障。科学管理是提高人力效率、资金效率,实现项目高效有序运行的根本保障。项目办公室依据《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粮田建设规划(2012~2020年)》和《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出台了《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测产验收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经费主要用于物化补贴,这也是调动项目区农民积极性的有力抓手。项目管理办法要求项目经费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规定使用,实行阳光操作,坚持种子、化肥等补贴物资的依法招标采购,纪检、审计、税务等多部门联合全程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合规使用,物资发放足量到位。

  大河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040031

  未经大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www.sh-daijia.com/index.php/post/2312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牛大发了!三河与中国交建、华为、北投集团等签约

牛大发了!三河与中国交建、华为、北投集团等签约

  昨天(5月8日),河北省三河市在北京通州区举办“协同创新·筑梦三河”项目推介洽谈会,数十个项目、总投资1335亿元在该洽谈会上签约。详情: 四桥连通州,分分钟到六环!刚刚,三河签约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千亿   1.三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平...

中南高科廊坊三河科创智谷产业园厂房

中南高科廊坊三河科创智谷产业园厂房

  type=text id=shijian style=width:100px class=intxt /   挑高1:四层半结构首层7.5米,二三层层高4.2米,四层层高3.9米,五层层高3.6米。   挑高2:三层半结构首层7.9米,二三层层高4...

蕞高年薪18万 看哪个岗位适合你

蕞高年薪18万 看哪个岗位适合你

  安徽领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领迅科技”)专注于工业网络,无线网络,物联网领域等。公司以网络技术为主线余种产品,并以智能交通和智能环保为发展方向,承接了省内多了智能交通工程,并顺利完工完成验收。我们有着蕞年轻以及蕞有实力的团队,致力成为“互联网+智能交通建设”的领导者。...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到燕郊考察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到燕郊考察

  为落实燕郊高新区考察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时达成的共识,并向纵深推进此项工作,10月18日,工作专班产业经营中心主任程鹏及园区运营中心、金融投资中心负责人等到燕郊高新区考察调研。工作专班一行参观了一层规划展馆,   下午,燕郊...

中南高科·燕郊科创智谷产业园在三河正式开工8家重点企业签约

中南高科·燕郊科创智谷产业园在三河正式开工8家重点企业签约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南高科·燕郊科创智谷产业园在三河 正式开工 8家重点企业签约   11月13日,坐落于三河市燕郊高新区的中南高科·燕郊科创智谷产业园正式...

中南高科三河科创智谷产业园

中南高科三河科创智谷产业园

  联系我时,说是在中国产业园网上看到的,谢谢!   中南高科三河科创智谷产业园占地106亩,总投资6.89亿元,亩均投资强度650万元。交通配套京秦高速产品设计独栋厂房   层高:一层7.5-7.9米,二层4.2米,三四层3.9米;...

三河: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动能

三河: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动能

  三河: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动能   三河: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动能   3月24日,在中南高科·燕郊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建设工地,数十个基坑有序排列。基坑周围,重型机械和工人有条不紊地施工。不久将来,一座聚集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

河北三河:首座惠农太阳能电站即将并网发电

河北三河:首座惠农太阳能电站即将并网发电

  2月19日,在河北三河市燕郊镇西柳河屯村,一名男子从太阳能光伏组件板前走过。在河北省三河市,一座投资355万元、装机容量341.7千瓦的西柳河屯村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于近日落成并将并网发电。该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占地11.5亩,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板1340块,年发电总量34万度。按照设计,...